历史沿革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历史沿革
《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992年,一所冠名“精诚”并践行“精诚”的民办学校在北京正式成立。
25年来,北京精诚文化学校倡导并践行了“教学精益求精、育人至诚至信”的独特教育理念。
25年中,精诚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被第29届奥组委、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学校”,被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并颁发30万奖金……
25年后,北京精诚文化学校已经发展成为集业余教育、全日制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服务产业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教育集团——精诚教育集团,并一举成为中国少儿业余教育潮流的领航者。
今天,许多教育专家这样褒扬精诚:精诚是中国少儿业余教育的一棵常青树。
把握市场命脉,以少儿业余素质教育为特色打造品牌
中国民办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市场是民办学校发展壮大的命脉。精诚顺应市场需求,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探寻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得到了教育市场的滋养。
精诚创办于社会力量办学刚刚起步的1992年。面对当时蜂拥而至的办班热潮,精诚没有赶时髦,而是明确提出了踏踏实实办学,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走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的全新民办业余教育之路,并以此得到了生存与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经济工作中最炙手可热的工具语言之一,中国少儿英语教育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精诚以独特的视野抓住了这一潜在的大市场,首创了少儿英语“业余培训、正规教育”模式,掀起了京城少儿英语的学习热潮。其后,随着少儿英语培训的发展,精诚顺应市场需求,扩大了少儿素质教育的领域,引进了如少儿思维能力训练、少儿表达能力训练等非英学科。如今,少儿英语与少儿非英学科已经成为了精诚腾飞的双翼。
精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思想,即根据少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创设寓教于乐、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力争让所有接受精诚教育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并最终使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从注重课业水平转变为提高个人素质。精诚确立的教育思想,为少儿业余素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一支享誉京城的名师队伍脱颖而出
“学外语到精诚,找名师到精诚”的百姓口碑,几乎在20年前精诚之苗刚刚破土而出之时就已形成,并随着精诚之树的茁壮成长而不断远播。精诚基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常青就在于它有一支强大的名师队伍。
精诚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海纳百川,才德并举”的人才战略。精诚人认为,精诚以前的发展得益于名师,得益于人才,精诚今后的腾飞更离不开名师、人才。基于这一认识,在1999年成立名师俱乐部之后,精诚又招贤纳士,于2004年9月4日成立“精诚名校长俱乐部”和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精诚名教育工作者联谊会”。从此,大批的中小学知名校长和知名教育工作者汇聚到精诚,为精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精诚这艘儿业余教育的巨轮始终行使在正确的航道上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为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精诚在严格选拔、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的“三留人”原则。事业留人,就是让全体教职员工都有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和自由,使“精诚”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感情留人,就是让教职员工在精诚工作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真诚的关怀;待遇留人,即让凡是来精诚工作的教职员工,都能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良好的生活待遇。
如今,精诚已经成为“人才的蓄水池”,成为众多竞争对手羡慕的对象。在600多位教师中,大学教授、特级教师及博士、硕士占35.7%,中学高级教师等骨干教师占59.4%,已经形成“名师执教”的局面。
最后更新时间:2017-05-27